Friday, September 03, 2004

Steve Albini

這個地方有一篇相當棒的文章。Steve Albini 2004年三月十二號在中田納西州立大學的演講中文翻譯。英文原作者是Andrew Young。 現在台灣檯面下有許多三十五歲以下的專業錄音工程人員正在想幹一樣的事----當然不是說想走一種獨立情調來把自己弄成反抗主流唱片業的傳奇大腕兒什麼的 ----而是單純比較接近想對一種專業技能的迷思做出釐清。也就是釐清所謂錄音原本僅只是嘗試去記錄一個合理的聲響版本的過程而已。然後做唱片應該是只比 這個複雜一點點的事。

要在這個地方上尊重專業有兩個不同走法。一個當然是去讓錄音師做他該做的、不要讓他做他不該做的。另外一個是在錄音室中以超過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聽取前來錄音的樂團或樂手的專業意見---當然這是台灣獨立樂團自己要準備好拿出來的部份。

然 後剩下的就是工作了。任何人都不該拿其他莫名其妙的大預算或商業考量加在這個過程裏面。某個傢伙飛往洛杉磯用造價兩千萬的錄音室錄了一張專輯,那他的目的 當然只能是為了做出一張可以讓唱片公司賣兩千萬的唱片而已。滾他們去死。不過當然現在我所知道的那些真正專業的傢伙都早就懶得再幹譙這些事了。如前面所 說。他們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準備好、已經不再在乎無聊的狗屎或論爭。他們可以看見比旗幟鮮明的憤怒與不滿還要再遠一點點的東西:那是一個簡單的場景,一個台 灣所謂地下樂團發展史發展到現在應該要成形卻從缺的部分。而他們正非常冷靜且合理的 在慢慢實踐出這個想像的藍圖--甚至,他(她)們老早就已經在這麼做了。

Steve Albini。我老早就忘了他跟Nirvana的事。 或正確的說;我記得In Utero的事情,可是很早就忘了裏面的名字。重新看見這個人大概是在兩年前試著想搞清楚GY!BE那群加拿大佬到底是什麼來歷的那時候。在一票單名假名 裡他的名字幾乎是 唯一在網路上最好找出脈絡的。這樣講當然更丟臉。最先只以為他是一個錄音師,後來發現喔他不單單是個錄音師。再過來發現原來他不止不單單是個錄音師、而且 就是 “那個”錄音師。重看Keith Cameron那篇講十年前經過的故事。然後才讀了Steve Albini提出著名糞渠比喻的The Problem With Music。簡直順序顛倒。有一陣子我不大喜歡網路是那樣;它總讓人覺得自己不知道是幹什麼吃的怎麼無知成這副德行。

這個傢伙當然已經是個名人、大咖、傳奇人物。他做的事很酷,很專業。同時他有態度。他有立場。有那種既銳利耍爛的幽默感。還有良好的生活感言。比方像這個網誌留下來的、對他關於食物的問答

事 情就好像該是那個樣子;你好像應該好好在意你的食物,有辦法的話盡量自己動手烹調自己的晚餐。就像你應該好好在意自己的音樂,或好好在意自己吸收或表達 事物的方式,然後想辦法把這些通過自己的東西表現出來。這跟我們所知道的許多美國獨立音樂場景中的人物的自我實踐方式與他們之間老式的規勸一樣:你的目標 終究是希望自己能好好生活、表現出一個人真正該生活的樣子。而這件事其實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如果你如果根本不enjoy你們的tour,只是覺得別人 都在做而你們好像也應該做,那就乾脆別去巡迴了。如果你們根本不enjoy做你們的唱片,只是為了能把片子完成或簽到約賺到錢,那還不如不要做。如果你們 根本不enjoy待在地下的生活;那就別搞什麼獨立樂團了,其他其實還有很多很有意義的選擇。可是如果你們心底踏實、也上路去了,那你們應該要小心 road food。所謂的road food為什麼那麼災難是因為他們知道等到你開始腹瀉胃痛病的要死時你他媽早就已經離他們幾百哩遠了。而我知道你們其實可以花比一個麥香堡加一個可樂再加 一個薯條要少的錢去弄到一整條新鮮麵包、配上一點好起士或醃牛肉,而那將會讓你們enjoy的多。

幾乎不難想像這樣的傢伙會怎樣設定他的錄音室準則。而我一直都傾向於相信那些會自己做道地飯菜的人是真貨。


No comments: